福州长乐区:“三问于民”唤醒梅花古镇“乡愁”记忆

新华财经2024-04-28

福州市长乐区践行“问需于民”“问计于民”“问效于民”,汇民意、集民智,确保梅花古镇发展规划与民声民意同频共振,唤醒梅花古镇“乡愁”记忆。

梅花镇地处闽江口南岸入海口,自古以来便是长乐的海防重镇,文化积淀深厚,跻身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、国家生态乡镇之列。去年6月,梅花镇保护规划获福建省政府批复。

梅花古镇全景图 (长乐区融媒体中心供图)

围绕梅花古镇保护开发,长乐区多次召集专家、乡贤、村民代表面对面交流,广纳民意,畅通民声路。

八一八西路是梅花镇主街的一部分,原本由石板铺成。上世纪90年代,石板路被铺上水泥。去年,随着梅花镇保护规划获批,有村民提出将八一八西路恢复成石板路。

问卷调查就从是否恢复成石板路入手。根据民意调查结果,将八一八西路(武术馆至东城门段)恢复成石板路,成为古镇保护的首批项目之一。之后,梅花镇就恢复方案召开了12场民意征求会。去年底,八一八西路终于恢复为石板路。“这才是我们小时候八一八西路的样子。”居民张天浩说。

当地交通主干道镇前路原来路面坑坑洼洼,梅花镇政府急群众之所急,广泛收集民意,决定对镇前路启动大改造。如今,镇前路不仅铺上水泥、拓宽成双向四车道,还种上景观树,成为梅花镇的“门面担当”。

与石板路恢复工作并行的,还有道路两侧的古厝保护工作。梅花镇共摸排出有可利用价值的古厝222栋。当地政府邀请专家实地调研,听取他们在古厝修缮、文物保护、古建筑活化利用等方面的专业意见后,决定试行“统租认养”模式,从村民手中租下古厝进行修缮,再对外转租,吸引群众共同盘活古镇遗产。

“保护的目的是再生,让古镇恢复烟火气。我们将八一八西路至西施弄段作为试点,摸排沿线私人古厝117处,计划引进文创产业,推动文旅融合发展。”梅花镇相关负责人说,要激活古镇,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。

走进八一八中路9号,一座修缮完成的古厝挂上了“礼群鱼露 传承非遗”的牌匾。长乐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梅花鱼露制作技艺传承人林礼群在这里展示已传承三代的鱼露(虾油)制作技艺。

相隔不远的一座古厝,是黄秋官的“造船厂”。家中世代捕鱼的黄秋官,从小与渔船打交道,凭兴趣爱好以及对各类船只的认识,50年来制作了几十艘大大小小的船模。“我把船模和制作工具、过程在这里展示出来,让大家了解梅花古镇的海洋文化。”他说。

近年来,梅花镇集结动员各方力量,累计投入3400多万元开展保护修缮:重点修复古镇东门楼,提升改造西施弄、古城广场和将军山公园,打造梅花网红打卡点;投入百余万元修缮乡约所主体结构、墙体;修缮改造林位宫、彭家大院、蔡夫人庙,重现古镇的历史记忆。

梅花古镇小巷 (长乐区融媒体中心供图)

听民意、汇民智、聚民力,让梅花古镇的烟火气日益升腾。梅花镇党委书记张玉官说,未来将引进文旅专业团队,结合海洋文化、民俗文化、非遗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,活化利用古厝,打造繁华街巷,引入新兴业态,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休闲旅游古镇,实现古镇保护与文旅经济发展的“双向奔赴”,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获得更多实惠。(胡海明)

酷特智能:科技重构“需供时代”,布局行业

在7月底于上海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)上,包括40余款大模型在内的3000余项AI创

官宣 贵州省大数据局与东软达成全面战略合

8月20日,东软与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此次签约将加速推动贵州省医

海马中博构建学术支撑体系,服务全球20万研

面对学术资源分布不均、成果转化效率低等挑战,海马中际集团旗下学术品牌“海马中博”构建

海马星启以学术深度服务获评年度影响力留学

本网8月19日讯 海马中际集团旗下高端留学服务品牌“海马星启”近日荣获“2024年度影响力留

牛客AI面试亮相朝阳区科技创新大会,获评AI

8月7日,在“智领朝阳 创享未来”朝阳区科技创新大会暨人工智能生态建设大会上,牛客AI面试

电影《不再退缩》全国热映 ,公益专场致敬

由金鸡奖获奖导演齐星执导,潘斌龙、侯佳音、左小青、徐佳联袂出演的院线电影《不再退缩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