祛湿的方法那么多,为什么你总盯着薏米赤小豆?

云南信息网2022-03-28

长胖,湿气重!长痘痘,湿气重!胃口不佳,湿气重!总觉得自己湿气重,究竟“湿”从何来?

湿从何来

湿证是指感受外界湿邪或体内水液运化失常而形成湿浊,阻遏气机与清阳,以身体困重、肢体酸痛、腹胀腹泻、纳呆、苔滑脉濡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。

导致湿证的原因包括两大方面:

外因:

  • 生活或工作环境潮湿
  • 夏天雨后太阳照射,湿气蒸腾
  • 五运六气,当年的气候走势
  • 长期处于空调环境,阻碍了体内湿气的排泄

内因:

  1. 饮食不节
  2. 缺少运动
  3. 过度劳累
  4. 盲目用药,盲目地进补,也会造成湿气的形成。

 

湿生百病

湿性重浊、粘滞,易使病程缠绵、反复发作,同时,湿邪常与风、痰饮、瘀、寒、热合病,无处不到,因发病的部位不同,症状也不同,存在差异之变,所以有“怪病多湿”之称。

体内湿重的人群一般正气较弱,祛除外邪能力相对不足,需要在祛湿的同时调整正气,所以往往病程较长。常见疾病如慢性湿疹、皮炎、慢性肠胃病、息肉、脂肪肝、骨关节炎等,都与湿气积聚息息相关。

 

祛湿方法

湿气在体内在有多种表现形式,根据不同体质,祛湿方法各不相同,如常用的排湿方法,通过肺、肠代谢,将湿气从二便排出,或运动出汗、泡澡、熏蒸、沐足,排出体表湿气。

疗法包括中药内服或刮痧、火罐、针法等均可取得显著疗效。

 

春季食疗方

寒湿体质:1/3量真武汤(茯苓、芍药、生姜、附子、白术)煲龙骨

湿热体质:祛湿粥(薏米、扁豆、木棉花、灯芯草、山药、白术与大米共同煲粥)

  

薏米赤小豆适合哪些人?这些祛湿的误区很多人都在犯~

 

【医生名片】

王聪

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科

医学硕士 副主任医师

广东省首届名中医符文彬教授师承弟子,曾拜师切脉针灸专家俞云、山西著名针灸专家郭廷英学习针灸、广东省名中医院治未病专家杨志敏教授学习经方,现任广东省符文彬名中医工作室负责人,广东省中医院抑郁障碍及妇产儿科共病团队负责人,广东省针灸学会副秘书长、广东省针灸学会生殖泌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、中国针灸学会睡眠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广东省针灸学会切脉针灸专业委员会常委,广东省针灸学会美容和抗衰老专业委员会常委,广东省营养协会常务理事及妇幼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2017年聘为“全国师承导师”。

擅长运用多种针灸及经方治疗抑郁、失眠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更年期综合征、咳嗽、胃肠疾病、妇儿杂病、痛证、肿瘤及亚健康调养。

破局开疆领风骚——力策文化:从星辰崛起至

当文化产业的浪潮在时代舞台上奔涌激荡,力策文化以破局者的姿态强势突围,恰似一颗在行业

卓越引领,赋能未来:畅活(上海)智能科技

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浪潮交汇的今天,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的血脉,其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关乎未来

罗贯中研究会湖南工作(分享)座谈会在长沙

参加座谈会的部分代表合影留念2025年10月9日,罗贯中研究会湖南工作(分享)座谈会在长沙成

2025中国时尚体育季(四川眉山站)绘就运动

金风送爽,秋韵悠长。10月6日,一场以“时尚体育+文旅+嘉年华”为核心的全国性全民健身盛宴

万人参与、跨域联动! 中国时尚体育季(江

10月2日—10月4日,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和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与指导委员

文化中国行|福建泉州:文物产权巧处置 闽

到过福建泉州古城的人,往往都会被其触手可及的历史感震撼——街巷里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