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孩子哭穷,到底有多可怕? 一定要看看这个!

云南信息网2021-11-22

前几天

儿子小声地问我

“妈妈,我们家有钱吗?”

与孩子“谈钱”

是作为父母的我们绕不开的教育课题

如何跟孩子谈钱呢

请看下文

1

聪明的人应该脑里有钱,而不是心里有钱,而教孩子认识钱,意义远在钱之外。

或许有些父母觉得向孩子哭穷,孩子会懂得节俭和懂事。不否认孩子是会因为父母经常的“哭穷”而变得节俭了,但孩子内心的匮乏感会伴随着孩子一生的成长,并且会因匮乏感而带来诸多的毛病,因为穷意识背后紧逼家庭的压力占据了大脑的“带宽”,直接吞噬孩子的大脑发展能力,影响孩子的眼界与格局。

2

经济上被严格管制,物质需求一直未能被满足的孩子,长大后容易惟利是图、处处追逐金钱,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人生。

不信?那我们看几个例子:

某位被穷养长大的高级白领,手上存款不低于60万,她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从06年开始劝她买房,当时首付8万就可拥有深圳市中心的小户型商品房,但她就是没勇气从那60万存款中拿出8万来获得自己的房子。如今,哪怕把60万都拿出来,也不够那套房的首付。每次花钱出去旅游时,被朋友拉去买护肤品时,喝一杯30多块钱星巴克时......她都处在一种很痛苦的状态,她觉得自己这样花钱是罪大恶极。她就是如此,即使凭借自己的劳动赚到钱,也无法安心使用。

某位小伙从小就被灌输“挣钱不易,要节约,要艰苦朴素”,他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,与另一位普通大学毕业生竞争一份工作,结果普通大学毕业生被录取了。小伙不解,问面试官,面试官告诉小伙,说:“因为你要的工资太低了,由此可看,你不够自信,我们不敢招一位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人。”带着物质匮乏感走入社会的他,总觉得能有一份可以温饱的工作就可以了,不敢再有其他奢求,总觉得那些高薪轻松的工作,应该值得更优秀出色的人,而他不配。

这几个悲催的小故事,故事主人公背后的家境也许并不都是贫穷的,但有一点绝对是共通的,就是故事主人公的父母都有着“贫穷的思维”。

3

从小被灌输贫穷观的结果,往往是孩子特别在乎钱,哪怕长大后有钱,也会很抠门,以致出来社会后交际受阻。

小时候长期处于贫穷和窘迫的孩子,长大了很难有安全感。唯一能让他有安全感的,就是存折上的数字不断往上涨。这一切就像是得了一种如影随形的病,由父母的言行植入到孩子的心中,从此挥之不去。

他们常拥有这样的逻辑:一、贵的东西不要买,没钱买不起。二、买廉价的商品就代表节省。

如果去这些人的家里,总会发现某个角落堆满了玲琅满目的杂品,因为他们购买的东西非常容易损坏,而坏掉了又舍不得丢掉,总想着哪一天还能用,或者可以送给别人,可是常常别人也不要,只能堆在家里,越堆越多。最深受影响的就在于,居住在这样环境里的孩子,以及每天受着贫穷价值熏陶的他们的下一代们。

“贫穷”的思维就像一种遗产,如果没有摒弃,无论我们的孩子愿不愿意继承,它都会被记在孩子人生的户头上。

4

家长跟孩子谈钱的态度影响着孩子的金钱观,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反思:

一个孩子问家长:“爸爸,我们有钱吗?”

美国爸爸回答说:“我有,你没有,你想有钱要自己想办法挣。”

中国爸爸说:“我有的是钱,等你长大了,钱都是你的。”

那么,如何跟孩子谈钱?

不要告诉孩子,这个商品很贵,我们买不起。

告诉孩子,我们每个月都有预算,现在已经超预算了,所以我们只能下次再买。

不要告诉孩子,家里很穷,只能靠你了,你要好好上学,才能赚钱养家。

告诉孩子,你喜欢什么,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。

不要告诉孩子,你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,其他什么都不用你管。

告诉孩子,要劳逸结合,只有强壮的身体,才能支持长久的学习。

定期给孩子零花钱。规定好零花钱的应用范围,比如告知孩子,以后想要买小玩具、小零食,都可以自己存钱去买了。孩子想要什么的时候,提醒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。

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,合理理财,还应该教他们如何“给予”,让孩子明白,钱不仅是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工具,它的价值还应体现在帮助他人上。

切不可给孩子穷的压力,不要让穷酸成为孩子一辈子的魔咒!

破局开疆领风骚——力策文化:从星辰崛起至

当文化产业的浪潮在时代舞台上奔涌激荡,力策文化以破局者的姿态强势突围,恰似一颗在行业

卓越引领,赋能未来:畅活(上海)智能科技

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浪潮交汇的今天,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的血脉,其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关乎未来

罗贯中研究会湖南工作(分享)座谈会在长沙

参加座谈会的部分代表合影留念2025年10月9日,罗贯中研究会湖南工作(分享)座谈会在长沙成

2025中国时尚体育季(四川眉山站)绘就运动

金风送爽,秋韵悠长。10月6日,一场以“时尚体育+文旅+嘉年华”为核心的全国性全民健身盛宴

万人参与、跨域联动! 中国时尚体育季(江

10月2日—10月4日,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和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与指导委员

文化中国行|福建泉州:文物产权巧处置 闽

到过福建泉州古城的人,往往都会被其触手可及的历史感震撼——街巷里,